汇聚全球视觉新闻资讯
你所在的位置:汇视网 > 聚焦 >消费

星美影城深陷停业困局,万达电影否认接盘

发布时间:2018-12-16 17:48  来源:搜狐   编辑:李陈默  阅读量:14947   

【财联社】(记者 方墨涵)对星美而言,这个冬天格外冷,近期包括福州、南京等地在内的全国140家星美影院停业。从9月至今发生的多起欠薪、欠租事件表明,星美控股(00198.HK)已陷入前所未有的现金流危机。截至12月6日,星美控股尚有37亿元债务未偿还。

12月13日,有报道称万达有意接盘星美影城,前提是“价格合适”。对此,万达电影证券部人士对财联社记者表示,收购星美是误读,万达并没有表态要接盘星美。

上述人士向记者转述了万达电影总裁曾茂军在12月12日就是否收购星美做出的回应:曾茂军表示,万达收购影城的理念是“只买对的,不买贵的,如果贵,就不买,价格合适就买”,并提出所购买的影城必须是盈利,要能为万达带来利润、现金流,强调万达不会为了占有市场份额去收购,否则会导致万达盈利能力的下滑,对长远经营不利。

12月6日,星美控股发布公告称,截至2018年11月30日,集团于内地经营320家影院,其中约140家短暂停业。12月10日,停牌3个月的星美控股被恒生指数正式剔除。

而具体经营中的挫败对星美打击尤重,截至11月底,星美除上述140家短暂停业的影院,大概有11家可能在不久后因无法支付租金而失去赎回权。此外,星美集团拖欠员工工资、房租在内的债款超过4亿元。

“我了解到星美主要是资本层面出了问题。他们各个影院收到的票房、卖饮料等钱都是当天交给总部的,所以当地影院没有现金流,账上基本没钱,导致别人上门收取物业费或其它费用时出现欠款,他们会留一个没有实权的人来应付要账的人。” 北京迷谷星空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忠良向财联社透露。

他还表示,大部分星美影院即便还在运营,所放电影也不是热映片子,“他们花了较少的钱买一些(便宜)版权,比如经典电影或几年前放过的电影来维持运营。”

星美深陷资金困局与近几年扩张速度过快,但经营管理未能跟上有关。

2017年4月,星美宣布年内增加超200家影院,计划到2017年年底达到500家。截至2017年底,星美影院数量仅为365家,银幕总数超2290块。虽与期望值有差距,相较2016年,星美开店数仍呈增长状态,银幕总数增加近26%。星美还制定了“一县一院”计划,计划在2018年年底打造450家影院。

与扩张速度不匹配的是其财务状况。2017年星美控股营收37.89亿港元,亏损2.67亿港元。2018年4月,星美实控人覃辉受证监会处罚,旗下院线望借壳上市的计划搁浅。

拓普智库数据显示,2017年所有星美影院的场均收益,从2015年的687元跌至536元;上座率也跌至12%,减少3.6%。

有业内人士指出,星美从2017年开始推出影院“新零售模式”,在影院内开辟母婴生活馆、数码3C体验馆、红酒专区、电竞专区等,这些做法显示出星美对售票主业、提高观众观影舒适度未能专注。

对此,李忠良认为,“这些都是障眼法,相当于拿这些名头让账面过得去,因为指望影院票房回收期是漫长的,但靠快消品的话,账上会有些活钱。”

他还透露,星美资金出问题业内早有耳闻,如今被广泛知晓是“兜不住火了”,“经常听与星美合作的朋友说,星美欠款两年不还,欠几十万、几百万的清况都有”。

“2017-2018年,高票房影片并不多,对于院线而言是僧多粥少。有爆款影片时,大家都赚钱,但并未改变长期亏损状态。”李忠良告诉财联社记者,“此外,观众观影水准在提高,如果影院设备差,大家不愿意进去看,企业只能硬着头皮以更大的预算去扩充装备。影院回收资金是较漫长的过程,致使影院依赖于影片内容、票房,但国内制作没有达到良性运转,好莱坞作品分到院线的利润少之又少,产业链上下游都处在不健康状态。”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相关搜索热词: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