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聚全球视觉新闻资讯
你所在的位置:汇视网 > 聚焦 >消费

坚持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制造城打造万亿工业强市

发布时间:2019-03-12 10:59  来源:中新网   编辑:许一诺  阅读量:17419   

坚持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制造城打造万亿工业强市

柳州,是广西工业重镇。这里拥有上汽通用五菱、柳工、柳钢、东风柳汽等一批知名企业,坚持“实业兴市、开放强柳”发展战略,工业经济总量约占广西的五分之一。

柳州,还是一座宜居城市。这里的市民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2平方米,市民走出家门不超过500米就有休闲绿地,每年四月,27万株洋紫荆将这里装扮成“紫荆花城”。

坚守实业铸就广西工业重镇

1958年,国家在广西多个地市布局了一批工业企业,柳州钢铁厂、柳州热电厂、柳州联合机械厂、柳州化工厂、柳州动力机械厂等“工业建设十大项目”,为柳州工业发展播下了“种子”。

历经60年的风雨历程,这些企业不断成长,其中多家更是成为了行业佼佼者。

1958年建立的柳州钢铁厂,如今已是华南最大的联合钢铁企业之一;柳州动力机械厂是上汽通用五菱和广西汽车集团的前身,上汽通用五菱已连续13年位居中国汽车产量前列的单一企业,广西汽车集团也走出国门在印尼设立了工厂,荣获“中国汽车工业30强”“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等称号。

柳州以广西1/13的面积,1/12的人口,创造了广西约1/7的经济总量、约1/5的工业总产值、约1/7的财政收入。柳州正着力打造万亿工业强市,目标是到2025年,工业总产值突破1万亿元。

汽车制造是柳州的第一大产业,年汽车产量超210万辆,占全国比重近十分之一,是国内汽车产量排名前三的城市。

2018年,柳钢集团实现利润103亿元,超过公司前58年净利润总和,成为广西壮族自治区60年来年利润超百亿元的国有企业。现在柳钢每天的钢产量是3.5万多吨,而1966年至1978年13年间,平均年产钢不到6万吨。年产钢量从1万吨到100万吨,柳钢用了40年;从100万吨到1000万吨,仅仅用了12年。

创新驱动,人才先行。柳州不断加大引才力度,集聚优秀人才,去年下半年出台人才聚集若干措施,大力引进高端人才、吸引万千学子入柳,从资助项目资金、实行购(租)房补贴、建设人才公寓等多个方面,引进培养一大批优秀人才在柳创新创业,实现人才“引得进、用得好、留得住”。为此,柳州市级财政将新增1.6亿元的支出,其中就有1.44亿元是用于企业引进硕士和本科生的租房补贴以及购房补助。

“根据预测,柳州发展所需人才缺口约有20万,针对柳州目前在医疗、教育、科技及企业生产经营等领域紧缺的人才,柳州制定了一系列有吸引力、有竞争力的措施,为人才干事创业、实现人生抱负营造的良好环境。”柳州市政府领导表示。

柳州在工业发展中始终坚持高质量发展,2017年底获批命名“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是全国第27个获此殊荣的城市。去年底,柳州实施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成效显著,获得有关部门表扬。

“内陆腹地”变身“开放前沿”

借助“一带一路”倡议,柳州从“内陆腹地”变身“开放前沿”,并借此将产品、产能传导出去。

柳工的前身是1958年在柳州市郊西鹅村建立的柳州联合机械厂,而今在印度、波兰、巴西拥有制造工厂,构建了亚太、北美、欧洲等8家营销型子公司,年销售收入的1/3来自国际业务,上万名员工中外籍员工比例达20%,业务范围与“一带一路”沿线的多个国家高度契合。

上汽通用五菱参与美国通用汽车的印度、埃及工厂建设,输出“五菱宏光”车型实现了“借船出海”,在此基础上该公司实现了“造船出海”——在印度尼西亚投资建设的年产15万辆汽车制造工厂2017年7月建成投产。

柳州大力实施“职教伴随计划”,服务企业国际化发展,“企业走到哪里,职业教育就服务到哪里”,如上汽通用五菱便与柳州城市职业学院就汽车产业高技能人才订单培养共建中印、印中汽车学院;柳州铁道职院在泰国合办“泰中轨道交通学院”并已为东盟多国培养高铁师资、技术人才。

除此之外,东风柳汽、欧维姆等企业在海外均建立了销售网络。

昔日酸雨之都,而今宜居花城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柳州,烟囱林立,浓烟滚滚,曾被戏称为“酸雨之都”,当时市区许多石山因酸雨变成了光秃秃的“白头山”。

“要柳州也要柳钢!”新世纪初,面对环境污染压力,柳州市委、市政府作出坚定的决定:既要大力发展工业,又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

近年来,柳州积极探寻经济升级、城市转型之道,经持续治理污染,恢复了昔日的碧水蓝天、青山绿地。城市景观方面,柳州市全面打造“生态花园、五彩画廊”花园城市,使城市公共绿地面积更大、质量更高。

而今,柳州市民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2平方米,市民走出家门不超过500米就有休闲绿地,街头四季都有不同的鲜花盛开。

春天来到柳州,街道边、小游园里,处处花团锦簇,27万株洋紫荆绚烂开放,将这里装扮成花的海洋,变为一座“紫荆花城”;秋天来到这里,天蓝水碧,碧绿的水面上,摩托艇风驰电掣、内河帆船赛千帆竞发……你会感慨,这里更像一座旅游城市!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创造一个好的生活环境,让生活在这座城市的人感受到幸福,这才是促进发展的目的。”柳州市委领导同志表示。

柳州坚持以“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打造宜居宜业环境,着力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近年来,柳州通过“集团化办学”,让市民接受高质量的均衡教育,通过推进“医联体”建设着力破解基层群众就医难、就医贵问题,成效明显。柳州注重在公共服务的“免费”上做文章,不断送市民“大礼包”:2007年,市属公园全部向市民免费开放;2008年,在全国率先在贫困县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农村学生免费午餐制度,2011年又把这项制度推向了全市,实现了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农村学生全部吃上免费午餐,每年惠及18万名农村学生;从2014年1月1日起,停止收取城市路桥机动车辆通行费,每年1个多亿的“路桥费”全部由市财政埋单;城市公共自行车租赁,2小时以内免费;2017年,实行城市道路停车场(点),临时停车1小时内全部免费。

柳州认真履行教育职责,让每个来柳州的孩子都有书读。2013年至今共投入资金20多亿元,新建、改建义务教育学校31所,新增学位7.4万个。2018年秋季学期全市义务教育学校在校生中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93258人,公办学校接收比例达到90.42%。

除此之外,柳州还长期注重为市民“留绿”:规划750亩地用于新建紫荆花公园、160亩地用于建设工业博物馆、市区黄金地段102亩地建街心公园、建设长达35公里的沿江自行车道……去年,将柳州马鹿山公园北侧两块共205亩价值近20亿元的商业和商住用地改造成为公共绿化草坪,为市民着力打造休闲的好去处。

(数据来源:柳州市委宣传部)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相关搜索热词:制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