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聚全球视觉新闻资讯
你所在的位置:汇视网 > 新闻 >财经

我们为什么只认亲子?

发布时间:2018-03-16 12:46  来源:搜狐   编辑:醉言  阅读量:17719   

原标题:我们为什么只认亲子?

【金融其实很简单】

今天谈一个熟悉的话题,就是:我们中国人为什么只认亲子,不会接受一个没有血亲的人?我知道各社会都有这个倾向,是人的本性,也是多数动物的本性。这跟金融又有什么关系呢?

从1994年开始,我差不多每年都带全家回湖南老家,经过长沙时常住华天大酒店,几乎每次都会见到来自美国和欧洲的一对对夫妻,他们高高兴兴地带着刚在湖南领养到的儿童,一般是一岁左右的女孩。据根据全球跨国领养统计,2004年外国人从中国领养了约1.5万儿童,绝大多数是女孩,2014年下降到2800人。过去这十年里,有7.8万儿童被外国人领养,其中将近7万由美国人领养。

每次看到这些场景,都让我想很多。为什么中国人就喜欢儿子,要抛弃女儿?这些西方夫妻为什么会领养女儿,而且是领养跟自己既不为同一种族又没有血缘关系的小孩?他们图的是什么呢?对于我们这些只认亲子的中国人来说,怎么也想不通呀!

我女儿朋友的故事

我知道你会关心这些被领养中国孩子的生活。我两个女儿都在美国出生长大,她们上幼儿园和小学的时候,都有很好的朋友是从中国领养过来的孤儿。其中,有一位叫卡罗琳的女孩来自河南,1994年出生,她跟我女儿非常近,几乎什么心思都告诉她。她的白人养母美林是单身,从来没结过婚。美林是资深律师,每天花很多时间陪女儿玩,接送她上学,晚上带她去上钢琴课、画画课,让她全面发展;周末又送她上中文学校,参加华人活动,让她不忘自己的文化。卡罗琳的成长环境真是很好,上的学校也是美国社会一流的,这些都是她的河南老家所无法提供的,也更是遗弃她的亲生父母所不能及的。

随着卡罗琳的成长,她慢慢知道美林不是她的亲生母亲,因为她明显看到自己不是白人。渐渐地,她变得心思很重,也问我女儿,“我的亲生父母为什么要抛弃我?我到底有什么不好?”

美林跟她保证,“我肯定会带你回河南,让你见到亲生父母。”就这样,卡罗琳一方面渴望见到亲生父母,要亲自听到答案,另一方面又担心会不会见到亲生父母而不想回到美国,如果那样,爱她多年、与她相依为命的养母会怎么想、怎么生活呢?——与此同时,养母美林也担心同样的问题,“万一卡罗琳不想回来了怎么办呢?”

于是,在长达两年时间里,美林安排了她们母女俩一起看心理医生,每周见医生两次,通过把心里话讲出来,增加沟通,加强双方的理解,让彼此都放心。

从我亲身经历的这个真实故事看到,虽然美林跟她女儿没有血缘关系,但这丝毫没影响她对卡罗琳的关爱,全身心地投入在卡罗琳的成长和健康上。过去这么多年里,她为了让女儿不忘自己是中国人,保留中国文化,不仅请中文老师教她们母女俩中文、一起上中文课,她还做了我们中国养父母不可能做的事:要带她寻找生父母,帮助了结卡罗琳的终身心思!因为中国人领养孩子后,会尽量不让孩子与生父母来往,尽量割断他们之间的联系,而美林却反其道而行之。这只能说明在美林的心目中,血缘从来就不是一个因素,正因为她爱女儿,所以对女儿的愿望很尊重,即使是花费很多心理医生费用,冒着一些风险,她也愿意。

卡罗琳跟她养母的经历不是个案,许多调查研究也发现这是美国夫妇领养中国孩子后的普遍现象。2002年1月,一对美国白人夫妇领养的女孤儿凯丽,长到5岁时患上致命的“再生障碍性贫血”,需要做骨髓移植,这对夫妇在美国找不到相同的骨髓配型。从医学上讲,凯丽亲人的骨髓或是中国人的骨髓最有可能相配。于是,这对夫妇携女儿来到凯丽的老家湖南,在长沙、常德寻找女孩的亲生父母并寻求中国医院移植骨髓库的帮助。大海捞针,但是最后还是无功而回。在2003年,终于在中国其他地方为小凯丽找到了配型相同的骨髓。

还是“养子防老”体系惹得祸

故事讲这么多,为什么西方人不像我们那么只认亲子呢?关键还在于“养子防老”是否是我们解决未来生老病死风险需要的唯一安排,是否有外部金融市场或者其他超越血缘的跨期交换体系供我们选择。跟他人进行跨期价值交换的最大挑战是信任,是对方会否违约、跑路走人的问题。而血缘关系最大的便利是其不可变性,你是谁的子女,从出生以后就不能改变,永远不能改变,这个永恒性就是最靠得住的,给跨期契约提供了所需要的便利。

其他关系就不同,可变性太大。比如,在中国传统里,有喝血酒结拜兄弟等,但这些类契约关系都是可变的,那些同盟会、同乡会、行会等就更加靠不住了。

所以,不只是在中国,即使在全球范围内,也大致可以看到,金融市场越不发达的传统社会,对亲子的排他性认同就越重。反过来看,在金融市场发达的社会里,对亲子关系的看法就不是那么绝对。

比如,对我女儿朋友的妈妈美林而言,她自己有钱,也有各种养老金、保险等安排把她一生的经济需要都解决好了,她用不着指望卡罗琳将来给她任何经济回报,所以,领养卡罗琳之后,她需要的是跟女儿有真正深入的感情。而感情只能通过平等交流、无私关爱,通过尊重对方的感受来建立。这就是为什么美林想方设法为女儿考虑安排各种事情。

相比之下,我们中国人更会认为,只要你是我女儿,你就必然爱我、跟我亲近,我也必然爱你,但比较看淡平等交流、相互尊重对感情深化所起的作用。这也是为什么我们熟悉的中国场景是父亲对子女的威严但不交流,而美国家庭里子女甚至可以直呼父母的名字,强调平等关系。“养子防老”体系的需要使我们对血缘这种自然关系看得如此至高无上,给每个人“血缘至上”的心里暗示如此之强,以至于即使从来没交往过但只要知道谁是你亲戚,你就跟他格外亲近;而另一方面,即使一家养育你、关爱你几十年,一旦哪天你得知他们不是你亲父母,你会毫不含糊地抛弃他们。

一个社会越是以人为金融工具、避险工具,就越依恋血亲这种原始的因素。但你有没想过,你出生到哪个家庭,是你不可选择的,它未必跟你最合得来,而外面世界里,有千千万万个朋友供你选择。

(该文为喜马拉雅《陈志武教授的金融课》讲座文本)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相关搜索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