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聚全球视觉新闻资讯
你所在的位置:汇视网 > 新闻 >国际

滨江往事:鲁迅郭沫若在此登船赴日爱因斯坦在此抵沪

发布时间:2017-06-29 13:42  来源:东方网   编辑:肖鸥  阅读量:16744   

原标题:滨江往事③|鲁迅郭沫若曾在此登船东渡日本求学;爱因斯坦夫妇在此登陆上海....

滨江往事:鲁迅郭沫若在此登船赴日爱因斯坦在此抵沪

颇具时尚感的游艇码头、势头正红的北外滩“最美书店”……虹口滨江贯通在即,上海国际航运服务中心段(秦皇岛路—公平路)时常潮人聚集。即便只想闲庭信步,迎着江风在绿化带中穿行,感受近在咫尺的东方明珠等,也颇有些意境。

滨江往事:鲁迅郭沫若在此登船赴日爱因斯坦在此抵沪

国客中心音乐广场

但很多人或许并不知道,这里曾经是见证历史上的汇山码头。早年的鲁迅、郭沫若曾在这里登船东渡日本求学;1922年爱因斯坦夫妇途经上海参观游览的登陆点也在汇山码头。二战期间,以汇山码头为载体衍生了犹太人在上海的暂居点。

解放后,汇山码头由上海港务局接管经营,一度属于上港三区和五区。这里货船南来北往,码头工人日夜忙碌,从一个侧面见证了上海经济的腾飞。直至2000年以后,随着港口功能转移,这里成为了上海国际航运服务中心所在地。货运码头也逐步转移到外高桥、洋山港等地。

为了探究这段码头工业的历史,记者找到了一位曾经的码头工人,她曾在这里奉献了30年的青春与汗水,且至今居住在不远处的东大名路上。普通人的平凡人生,就这样不经意间,与宏大的历史时刻交织在一起。

访谈对象:侯来娣,1961年来沪,1968年顶职进入上港三区工作,在第三装卸区当拖车驾驶工,直至1998年退休。

滨江往事:鲁迅郭沫若在此登船赴日爱因斯坦在此抵沪

侯来娣唯一一张与拖车合影

两代码头工人,从一根“扛棒”到机械拖车

问:女性当码头工人的似乎不太多见,您当初为何选择了这份工作?

侯:我出生在江苏淮安,9岁来到上海的姑姑家生活。1968年,原本当码头工人的姑父去世,我是顶职工作的。但当时我其实是有选择的。一种是在上海港务局里的食堂打杂,一种是先从学徒做起开拖车,开始工资很低,三年后才能转正。当时我只有16岁,还是想学一门技术,所以宁可吃上三年“萝卜干饭”。我记得很清楚,第一年工资只有18元/月,第二年是22元/月,第三年,转正后是36元/月。

滨江往事:鲁迅郭沫若在此登船赴日爱因斯坦在此抵沪

侯来娣当年的结婚照

问:你们一家两代都是码头工人,在工作的方式上应该变化不小吧?

侯:是的。姑父在解放前就当了码头工人,那时就是当“苦力”。在旧社会,码头工人中间有句俗话:“好汉难养三张嘴”。当年,码头工人都是“临时工”,做一天工,拿一天工钱;而且要和把头“二八”拆账:十个铜板的工钱,把头拿去八个,工人只能拿两个。因此,不要说没工做,即使有工做,辛辛苦苦,累死累活干一天,得了几个钱也只能买几块大饼。

当时码头上没有一件机械,上下全得凭一根扛棒、两个肩膀。我曾听姑父说起,卸煤的时候,从船舱口到码头上的煤炭堆,都用不到一尺宽的跳板搭起来,随着煤堆的坡度,一节节高上去,最高时有三四层楼高。工人们就在这狭窄的跳板上来回奔走,把煤炭一箩一箩扛上来,每人每天至少要扛三四百箩。

直到1949年,码头工人第一件大喜事就是在党的领导下斗倒了封建把头,成了国家企业的正式职工。1958年后,随着技术革命的兴起,千百年来压在码头工人肩上的扛棒、绳子,一下子就都丢掉了,绝大部分装卸操作都实现了机械化。这是码头工人的第二次解放啊!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是幸运的,起码开始就赶上了机械化的年代。

当时在码头上开拖车也是需要资格的,我们要通过上海港务局的内部考试后,才能拿到驾照。拖车开始是内燃机的,内部有6个缸,开起来比小轿车重多了,遇到要拉一些钢材之类的就更费劲了。夏天的时候最难熬,车内连电风扇也没有,温度极高,浑身湿的像水洗一般。车里的水箱也好烫,要给它冲水降温才行。

上世纪80年代,汇山码头最繁忙的时候

问:您还记得码头最繁荣的时候是什么样的情景吗?

侯:应该是在上世纪80年代。随着上海经济的发展,我眼见着码头一天天的繁忙起来。上港三区当时可以停5艘万吨以下的大船,经常停得满满的,停不下的时候,有些船就停在黄浦江中间等着。等到前面的船装卸完毕,泊位空出来了,再停靠过来。这些船主要来自大连、青岛、天津、烟台、温州、厦门等港口城市。各种货物都有,包括散杂货、生铁、钢材等。说明上海和全国其他城市的贸易往来是非常频繁的。

我们那时候工作也是非常忙的,采用三班倒。早班是6:30—14:00,中班是14:00—22:00,晚班是22:00—6:00。忙的时候经常是匆忙扒上两口饭,赶紧回到岗位上。公平路—高阳路段的上港五区,当时是外轮港口,从世界各国进出口各类农产品和工业产品。在他们人手忙不过来的时候,我们也会去帮忙。

问:那时候单位福利也不错吧?

侯:福利挺好的。逢年过节都会发礼品回家。在港区里,食堂、托儿所之类应有尽有。我是1978年和当时在上海制钳厂当工人的丈夫结婚的。后来女儿出生了,休了56天产假后,我又回到工作岗位。女儿还没有断奶,丈夫常常把她从托儿所抱出来给我喂完奶后,再抱回托儿所。即便我当天是上的晚班,托儿所里也有阿姨帮我带孩子,而且是免费的。

高温天气时,领导会亲来港区给员工送上自制盐汽水,酸梅汤等防暑降温饮料,还送毛巾擦汗,虽然炎热难耐,但党的关怀暖心头,工人有种优越感。

总之,我感觉那时候人是比较辛苦的,但过得很开心,工作压力不大,工资差别不大,整体没什么后顾之忧。

码头功能变化,工人逐渐分流

问:在港区工作的这些年里,有什么印象深刻的事情?

侯:印象比较深的有几件:一是上世纪60年代末到70年初期,上山下乡岁月里港区一片繁忙的景象,很多知青从上海乘轮船到大连港,再乘火车去黑龙江农场或去吉林延边。那时候乘轮船票比火车票便宜。二是1970年,上海船厂国产万吨轮“风雷号”试航前失火,大家都去救火,我丈夫也去了,大家经过我们上港三区,乘小快艇到上海船厂浦东码头,火场需要什么物品就想办法送上去。需要灭火器、担架就从厂里搬过去,需要电筒、毛巾就去大名百货商店、新丰百货商店搬。人与人的信任度极高,只要说火场需要马上给你。三是上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全国劳模杨怀远工作的船,工农兵五号船就停泊在公平路客运站的码头上,我们能看到他用那根小扁担帮助困难旅客挑行李。

滨江往事:鲁迅郭沫若在此登船赴日爱因斯坦在此抵沪

退休前,侯来娣与同事集体旅游

问:码头什么时候开始了功能变化?

侯:上世纪90年代开始,码头渐渐不那么繁忙了,上港的货运功能逐步转移到军工路码头、外高桥码头,洋山深水港建成后,更成了最繁忙的国际货运码头。

1998年,我退休了。2000年以后,原汇山码头所在地,纳入了北外滩整体规划,我所在的上港三区成了上海国际航运服务中心所在地,集聚各类航运服务企业和管理机构数千家,成为国内航运服务机构最集中的区域之一。边上的上港五区,则成了国际客运中心所在地,一艘艘邮轮在这里运行。我们港区的那些工人也逐渐分流转岗了。有的还是从事本行,去了外高桥、洋山港等地,有的干脆再就业去干别的工作了。

前几天,我刚刚看到一条新闻非常激动:在洋山四期全自动化码头上,一艘装载数个集装箱的驳船停靠在东海大桥最南端的洋山深水港新建泊位上,装卸货物。码头上空无一人,巨大的桥吊自行挥舞巨臂,从船上精准抓箱,无人驾驶的电动卡车来回运送……

码头装卸作业从人力到机械化,再到全自动化,背后正是我国经济的腾飞、科技的进步啊!

滨江往事:鲁迅郭沫若在此登船赴日爱因斯坦在此抵沪

侯来娣与丈夫坐邮轮旅游

我们家的旁边,就是浦西第一高楼

问:您一直居住在东大名路上,也一定深刻感受到了这一带的变化吧。

侯:这个变化实在太大了。以前这里除了码头之外,还是比较荒凉的。码头工人下班后,有路边挑担小贩叫卖油豆腐细粉汤等。现在我们住的不远处,就是浦西第一高楼白玉兰广场,W酒店即将开业。北外滩国际客运中心“一滴水”也成了时尚之地。

原来的建筑已经不多了。民生轮船公司的一幢历史建筑“红楼”被保留了下来,见证着航运史的发展。我和老伴在闲暇之余,喜欢沿着虹口滨江散散步,看着现代化的美景,偶尔怀念一下我们的过去。

滨江往事:鲁迅郭沫若在此登船赴日爱因斯坦在此抵沪

如今的侯来娣看到滨江变化,感慨万千

问:虹口滨江贯通后,您有什么期待吗?

侯:虹口应该有反映码头文化的史迹。虹口区境内黄浦江沿岸曾经是上海重要的货运、客运集散地。早在1845年,英商东印度公司在徐家滩(今东大名路、高阳路)一带建造了简陋的驳船码头。1860年,英商宝顺洋行建造了宝顺码头,这是上海第一个轮船码头。1861年,美商旗昌洋行建造旗昌码头。1864年,英商蓝烟囱轮船公司重建虹口码头,由驳船码头改为轮船码头。

新中国成立之前,虹口区域内黄浦江沿岸主要有:黄浦码头、杨树浦码头、汇山码头、华顺码头、公平路码头、高阳路码头、外虹桥码头、扬子江码头等8个码头。曾经南来北往的客货运轮船,每天都会迎来送往各地旅客和装卸进出口各类货物。

我最近听说虹口正在建码头文化露天博物馆,感到非常高兴。同时由于外国货轮在此停泊,产生过中西文化的交融碰撞,也希望虹口滨江能成为中西合璧、反映历史风貌的休闲景观道。

题图说明:北外滩俯拍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相关搜索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