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聚全球视觉新闻资讯
你所在的位置:汇视网 > 报道 >文化

中国南方的长城

发布时间:2015-06-23 09:36  来源:汇视网   编辑:汇视网  阅读量:18311   

蜿蜓于湘黔交界的千里苗疆边墙,被专家确定为中国南方长城。这是国家文物局古建筑专家组组长、中国长城学会副会长罗哲文日前在湖南省凤凰县实地考察后作出的结论。

罗哲文率领建设部、国家文物局专家一行4人,考察了凤凰县黄丝桥、廖家镇永兴坪和县城沱江镇的边墙、碉堡遗址。罗哲文认为,长城与一般城墙不同之处有三:长度在数百里以上;不封闭;由许多城堡、墩台、关门、敌台、敌楼、城墙等所组成防御工程体系。从这三点来看,湘黔交界的苗疆边墙完全符合。

罗哲文说,在北方的明长城也称边墙,每一“镇”(军防区)的边墙有长有短,北京保卫明十三陵的“昌镇”,有200余公里,与湖南“镇竿”一镇(古时凤凰)边墙的长度差不多。湘西长城不仅其防御体系与北方明长城一样,而且其军事机构设置、官兵制度也都相同,其为明长城的一部分无疑。

湘黔渝交界的武陵山区,是唐宋以后逐步形成的一块较大的相对稳定的苗族聚居区。这一带苗族人民富有斗争精神,在明朝统治期间因不堪忍受压迫和欺凌,不断爆发反抗斗争,被统治者视为化外之民的“生苗”区,当时划定其地域界限为湘黔川3省交界的“经三百里、纬百二十里、周千二百里”的范围。为了加强对“生苗”区的控制,明朝统治者每次进行军事征讨后,便选择要地,在“生苗”区修筑碉堡、哨卡,“扼其险阻”,逐步形成了军事封锁线,人为地把“生苗”同“熟苗”、汉人区隔离起来。

据史书记载,明朝万历43年,统治者为了进一步控制“生苗”区,曾耗银4万多两,上自贵州铜仁、下至湖南保靖,修筑沿边土墙380华里,而今看到的边墙则是清代嘉庆年间逐步修复为石墙的遗址。边墙一般高2。3米、基宽1。7米、顶宽1米,墙道以乱石填实,碉堡高10余丈,建有青色片石堆砌的兵房数间。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相关搜索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