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聚全球视觉新闻资讯
你所在的位置:汇视网 > 报道 >文化

昆德拉为什么得不到诺奖?

发布时间:2017-08-05 13:56  来源:中华网   编辑:安远  阅读量:9824   

在诺贝尔文学奖将来的历史上,米兰·昆德拉的名字很有可能与乔伊斯、博尔赫斯和纳博科夫摆在一起。这些同样伟大的作家有一个共同点—都被诺贝尔文学奖错过了。今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是法国小说家莫迪亚诺,这意味着短期内大概不会有另一位法国籍作家获奖了。不幸的是,加入法国籍30多年的昆德拉今年已经85岁了,他没办法再等太久。

政治流亡者、文体创新者、极权抨击者、个体与人类命运关怀者,无论从哪方面看,昆德拉都是完美的诺贝尔奖候选人。这个时候讨论他为什么总是拿不到诺奖,虽然显得有点残忍,却是恰当的时机。

讲清一个死人为什么死掉,比讲清一个活人为什么还活着要容易得多。同样的道理,解释莫言为什么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比解释昆德拉为什么没获奖要容易得多(当然,解释村上春树为什么没获奖就相对简单一些)。

有人说是因为昆德拉作品谈论的主题太单调了,性与哲学、时代与个人命运、乡愁与记忆,写来写去,都脱离不了这些范畴。连他自己也说,他所有作品的标题都可以改为《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或《玩笑》,或是全部作品的名字都可以互换,因为它们想表达的东西其实是一样的。

还有人观察到,诺贝尔文学奖和其他奖项不一样,奖励的不仅是终身成就,还旨在鼓励得主写出更伟大的作品(虽然很多得主在获奖后就再也写不出好作品了),因此获奖者一般都还处于创作活跃期,而昆德拉已经沉寂了10年,他最优秀的作品多是30年前写的。好像是为了证明自己的创作力,昆德拉去年底终于又出版了一本小说—《庆祝无意义》,然而,这本篇幅不过三四万字的中篇小说显然不太像是昆德拉向诺贝尔奖委员会那帮老头子们表现自己创作力的作品,因为如果用意如此,那它起的恰恰是反作用。

也许昆德拉会足够长命,最终获得诺奖垂青,超越历史上年龄最老的得主—2007年英国女作家莱辛获奖时是87岁。但这对他来说显然是“无意义”的。1984年,昆德拉接受《纽约时报》专访时说,当瑞典来使告诉他的同胞,83岁的捷克“国家诗人”塞佛特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之时,塞佛特正躺在病床上,长久地盯着对方,然后忧伤地说了一句:但是这些钱对我又有什么用呢?

还有很多人相信,如果晚10年,比如到1999年昆德拉70岁的时候,东欧阵营再来垮掉,那么他应该早已戴上诺贝尔桂冠了。猎手的价值永远依靠猎物来衬托。昆德拉无疑是时代的直接受害者。他的作品中,充满了对极权的嘲讽—不是痛恨,而是嘲讽,一种比痛恨远为轻蔑的态度。就在《庆祝无意义》这本很可能成为昆德拉的收山之作中,他依然持之以恒地嘲讽赫鲁晓夫之类的人物。

但是昆德拉不仅反对极权,还反对向极权发动的“伟大进军”。在他最著名也最优秀的作品《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中,昆德拉宣布:“无产阶级专政还是民主制?拒绝消费社会还是提高生产?要断头台还是废除死刑?这无关紧要。”他反对的是所有宏大叙事,所有主宰了个体生命,掩盖了个体丰富性的大词,也就是所有被他称为媚俗的东西—不论是高雅还是低俗,不论是左还是右。

像诺贝尔文学奖这样旨在鼓舞人类寻求意义的奖项,岂会青睐一个庆祝无意义的作家?像昆德拉这样一个拒绝媚俗的作家,又岂会在意诺奖的得失?他也许不会带着诺奖的荣耀死去,但他一定会带着荣耀死去。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相关搜索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