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聚全球视觉新闻资讯
你所在的位置:汇视网 > 报道 >文化

王友谊浅析《大盂鼎》铭文——同时期铭文对比下丨三品课堂

发布时间:2018-01-24 10:52  来源:互联网新闻   编辑:安远  阅读量:18042   

本季三品课堂由三品美术馆携手“正书六家”:王友谊、王学岭、刘颜涛、张建会、张继、管峻六位老师共同推出。大家还可订阅《书法》杂志、《书法报》获取更多精彩教学内容。

上一讲中,我们简单地分析了与《大盂鼎》同一时期的《沈子它簋》铭,感受到了它与《大盂鼎》铭庄严和略带修饰之感不同的自然、灵动之美。这节课我们继续分析西周康、昭时期的铭文——《令鼎》铭,看看它有哪些独到之处。

《令鼎》铭,是西周康、昭时期的铭文,处于西周早期,与《大盂鼎》属同一时期。铭文共8行,70字,是一篇周王在藉田礼后举行燕射礼和竞走比赛的赛后纪录。

《令鼎》铭在字形上仍有商人痕迹,字大小不一,阔笔在“王”、“氏”等字中均有出现。其在章法处理上与《大盂鼎》略有不同,但实际上书范者仍然在处理纵与横之间的关系,前三行与后三行,在纵势排列的章法上能够注意左右的平衡,第四、五行由于出现了较多笔画的字,在拉长字形时使得视觉上出现排列不均的感觉,但从中仍可以看到书家理性的书写与控制整体布局的意识。用今人的审美视角来看,不可否认当时书家这种审美自觉,与控制章法的意识已经逐渐地形成,我们来看几个例字。

《令鼎》铭节临

先来简要分析一下临写的这三行,我们可以注意到“王”字的阔笔依然存在,但因这篇铭文的字大多呈现收敛之态,这里的“王”和“大”字就与《大盂鼎》不一样了。

这篇铭文中的入笔大部分都是藏锋,“于”字在这里是藏锋,和《大盂鼎》的露锋直入有所区别。

接下来我们看“田”字,“田”的整体造型以及笔法与《眉县大鼎》有些相同,但它的线条更加浑厚。“射”字在这里是象形字,这里的“射”与甲骨文的写法相同,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有些西周早期的铭文,还存在甲骨文的痕迹。

“有”字,跟《大盂鼎》的“有”不太一样,这里①取消了阔笔,“月”就是一块肉,人手拿着一块肉,说明你“有”。

下面这个是“

”,我们看它这一笔就与《大盂鼎》有些相仿,①侧锋入笔,这个“

”把“口”取消了。“

”和“治”是一个字,“

”本来是两手,中间一个“工”,这是一“司”,在《大盂鼎》中该字把“口”字给取消了,这个“工”字没取消,“手”也没取消,《令鼎》铭中的“

”在上面②它是“丝”,但是这不是“手”,这两个是“丝”,这个“手”放到右下角了,它比《大盂鼎》中相应“手”的位置稍微靠上一些。

《令鼎》铭的“师”与《眉县大鼎》的“师”相同,它也把这“帀”加上了,这与《大盂鼎》就有点区别了,它也是完善了金文的字形。“氏”,就是“姓氏”的“氏”,它这又加上了阔笔。

在逐步完善礼乐制度、巩固王权的西周早期,农业较前代有所进步,工具改良,耕作技术提高,随之而来的手工业在门类与技术上都有扩大和进步。周王朝很重视手工业生产,周王室和诸侯公室都拥有各自手工业作坊,尤其表现在青铜铸造、制陶业上。此时的青铜器铭文正处于过渡期,一方面承接商代青铜器制造的特点,另一方面在铭文上建立理性与秩序的书写,朴实厚重是这一时期铭文的普遍特征。

将我们所分析三篇铭文放在一起比较后会发现,《大盂鼎》的朴实体现在文字本身的结构严谨,各个构件安排妥帖,这或许是修饰的结果,似乎《大盂鼎》在制造过程中的修饰,已将其他铭文中略带荒率随意之笔一一掩盖,而形成规整统一之感。铭文的部首构件搭配深思熟虑,无论是连接、挪让、疏密、轻重、曲直都恰到好处。《大盂鼎》线条流露出深沉、含蓄、凝练、饱满,而又苍劲有力,铸造感与书写性并存。这也是《大盂鼎》较之其他两篇铭文所呈现出来的独特性。

我们在谈论线条质量以及质感的时候,实际上是对线条的形状与姿态进行描绘。青铜铭文的苍劲与朴茂、古拙与厚重,正是因为在浇铸的过程中留下的痕迹,致使线条边缘出现各种不规则的形状。从我们自身实践角度来讲,这种不规则的形状显然是毛笔所不能为的,需要提炼一种“书写”的线条来表达,显然这也是历代书家所追求的。

书法是线条的艺术,正如前人所形容线条如“锥画沙”、“屋漏痕”等。这实际上也是历代书家对于“篆籀为源”寻求书法本源与核心所在。但同时应该注意到,在铭文中这种铸造感或者残破感,始终会刺激到我们处理创作过程中的某种节奏感,转化到我们自身意识中的涨墨、飞白等线条节奏,但这样也仅仅是处理铭文乃至石刻,转化为纸上书写过程中微小的一部分而已,还有更多方面值得我们去思考与学习。

当我们用心去推敲金文斑驳古拙线条同时,似乎还能感受到数千年之前周人,正以这种最朴素最单纯的艺术之力,破开时空之门,并将这一脉相承的“元气”以一种生命最初的形式呈现给我们。

三品学院“张建会《礼器碑》与《张迁碑》”隶书班、张继“《石门颂》”隶书班报名已停止,即日起“王友谊《大盂鼎》篆书班”正在火爆招收学员中。

观看学院内部独播视频,请在三品名家微.信.订.阅.号后台,回复关键字“入学 王友谊”,三品学院,给你好看!

在下节课中,我们将试着从西周中期到东周末期,再到战国期间的几件器皿的铭文中,来分析金文的发展和演进。关注三品课堂,我们下期再见!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相关搜索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