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聚全球视觉新闻资讯
你所在的位置:汇视网 > 报道 >企业

在印尼创业是种怎样的体验?

发布时间:2017-09-07 13:06  来源:搜狐   编辑:山歌  阅读量:18930   

口述:范文洁

整理:智晓锋

从2008年开始,我曾分别在中国平安担任产品经理,在宜信担任高级产品经理,在厚本金融担任产品总监。在这期间,我还去北京大学读了一个全日制MBA。

去年8月,我第一次有了创业的想法,想做一个催收界的“猎聘网”,模式就是网贷平台把不良资产像简历一样一条条放到网上,然后催收机构可以自己选择点击单条不良资产,平台对催收机构可以按点击收费,这个和猎聘网的简历免费上传,但是猎头查看简历收费模式很像。不过,由于投资人提出苛刻的条件,我最终放弃。

今年二三月份,我想过做共享车后窗,安装一款投影仪硬件在私家车后面,广告商在APP里面竞价投入广告,车主可以在APP里面选择广告,根据GPS轨迹和播放时间收费。但我偏运营,没有广告商资源,缺一个广告行业的合伙人,比如分众出来的。

同时,我想到的创业方向就是消费金融。无论是现金贷还是P2P等,在中国已经做的很火、很旺,技术也很棒,搬到东南亚国家,可能会比较好。

在印尼创业是种怎样的体验?

我们的产品在8月中旬正式上线,短短两周,目前已突破万次下载,申请贷款的量也好几千了。目前,印飞科技团队共有16人,其中10人位于上海办公室,6人位于印尼办公室。

去印尼创业

在我还没有辞职的情况下,VC就向我抛来橄榄枝。加上项目本身也不错,我觉得天时地利人和,最终在4月底时正式辞职。

投资机构本来就在看印尼市场,投了近10个印尼方向的团队,资源和能调配的信息非常可观。我觉得印尼也比较好,当地还有不少同学,双方这么默契,资源很互补,所以就选定了印尼。

第一,经济条件不错,互联网环境支付条件与中国比较接近。一个很穷的国家,连支付都没有,是没有办法完成网上的放贷和收款的。东南亚在互联网环境上跟的中国最紧,阿里巴巴、腾讯也在那边到处买买买、投投投。

第二,人工成本不能太高。印尼的贫富差距巨大,两极分化严重,普通劳动者的月收入只有中国平均水平的1/3-1/2左右。比如,同样的一个岗位,在上海月薪是15K,还不是985、211学校毕业的人,在印尼你可能只需支付5K,并且能够在当地排名前十的学校毕业生中招聘。

第三,东南亚离中国近。你可以把研发放在中国,把业务放在东南亚,两头都顾得上。业务和研发没有什么时差,那边有什么问题,这边马上就能修。

在印尼创业是种怎样的体验?

(*当地最大的出行APP——GO-JEK)

第四,这个市场是非常庞大。印尼有2.6亿人口,整个东南亚接近6个亿人口。在中国人喜欢存钱不太喜欢借钱的情况下,中国都有这么大的市场。更何况印尼、东南亚那边的人是喜欢借钱,不喜欢存钱。虽然他们的人口只有中国的一半,但是在借贷这个市场,反而你会觉得欣欣向荣。

在权衡是选印尼还是印度时,我是这么想的:中国人是很勤奋、很聪明,也就是说,你在中国做一个东西,很多人就会模仿你,竞争就会很激烈。这在印度也同样适用。印度人也很聪明、很勤奋,你在印度做一个东西,马上就有人开始学、开始模仿。竞争同样会变得很激烈。

我做这个项目,有一个核心的特点,就是需要有源源不断的资金对接才能做大。东南亚人相对没有印度人或者中国人那么勤奋,他的反应没有这么快。也就是说,你在印尼做这件事,当地人是没有感觉的。等你开始赚钱了,他还不一定能明白你在做的是什么东西。他绝对没有这么快。在前期,你面临的竞争没有多么激烈。

我需要在印尼人还没反应过来之前,先建立一定的壁垒,比如说已经做到一定的规模、团队完整、谈了几个银行开始合作。到那时,当地人即使再有资源,追上来会很累。

印尼初体验

印尼有几千万的华人,占总人口的5%~10%。但这里的华人,包括想法、语言和思维,都和我们不一样。比如,语言是以印尼语和英语为主。虽然中国也有很多少数民族,但是汉族占主体。即使不是汉族,其中大部分人都会说汉语,打交道比较简单,思路也比较一致。

印尼就不一样,除了华人,还有穆斯林、爪哇族、巽他族等,当地历史上甚至发生过排华。对文化的感官、冲突,对新语言的接受,对当地的食物、人文习惯,我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

在印尼创业是种怎样的体验?

印尼的互联网金融发展水平比较落后,相当于中国2012-2013年的水平。当地的华人居住非常密集,喜欢存款,而印尼人则持完全相反的消费观念,月光族较多,喜欢借钱。但由于借款人收入水平低,还款能力差,普通的催收效果并不太好。尽管如此,相较于2013年的中国借贷市场,印尼的坏账率仍属于较低水平。

当地使用信用消费非常困难,普通的信用卡刷卡也需要提供非常多的材料证明,这也是造成信用卡持卡率只有3%的原因之一。

实际上,中国在今年实质上已经成为印尼的第一大投资国,虽然新加坡还是名义第一大投资国,但是因为有些新加坡香港的资金,其实来自中国。在Fintech行业,印尼法律不允许外资100%控股当地企业,最多只允许85%控股。许多中国公司因此与印尼公司展开合作。而在印尼,开设一家从事借贷业务的公司,成本较低,牌照申请相对简单。这也造就了大量外资企业涌入印尼市场。

有许多设立在新加坡的公司在印尼从事业务并因此享有税务优惠。而在新加坡,公司在转让股份时需要向新加坡政府上交20%的股份转让所得税。所以创业者选择在开曼群岛设立公司,虽没有税务上的优惠,但在进行股份转让时,开曼群岛设立的公司不需要向开曼政府交税。

我现在回家和父母说自己正在创业,但他们年纪大可能也不懂什么叫创业,不懂什么是互联网金融。而我可以与他们分享在印尼的所见所闻,这也会让他们觉得是一件好玩的事情。反正新的东西总会让你产生新的感官,无论是生活还是创业的心态。

三顾印尼

今年春节刚过,我第一次去印尼,先对当地市场进行了第一个初步考察,并见了我在当地的同学,寻求了他们的意见,他们对于我来印尼创业十分支持,我第一次去住的是酒店。

第一次去的感觉是,我会发现科技金融大部分企业都没进来,还很少。

在印尼创业是种怎样的体验?

(*印尼的文化象征物odel-odel)

这就像卖鞋一样。你看到很多人都没鞋子,就派两个人去做调研。第一个人回来告诉你说,老大,印尼人不穿鞋,我们卖鞋肯定亏,别卖了。第二个人说,老大,太棒了,当地人都没有鞋,我们去卖鞋!

这两个观点没有对也没有错,你需要自己去判断:当地人到底需不需要鞋子?

我就是这种感觉。最后衡量下来,我认为当地人需要鞋子,只是他们还没有看到卖鞋子的。如果真有卖,他们会有一两个人先穿,最后全岛的人都会穿起来。

我决定要进入这个市场,后来也加快了速度。拉着风投谈价格,谈做法等。

第二次去印尼,已经确认创业了,我用了Airbnb,你长时间居住,酒店就偏贵,而Airbnb上住满28天房价可以打6折。这次去,我的目的是确认上一轮对接的业务并签约。待了一个月,主要目的是去和一些潜在的合作伙伴先对接一下,包括支付、短信、征信、律师、监管以及第三方催收机构。还有就是把公司注册流程的最后一步走完,面试大量的人员,确定两三个初始员工。

在印尼创业是种怎样的体验?

我们要做的是白领现金贷,类似宜信的宜人贷和精英贷。当地做互联网金融的APP差不多有10个左右,预估市场容量至少在50个以上。

第三次去印尼是7月份,我依然选择的是Airbnb,住了将近一个月。这次的主要目的,是初步建立风控和审批、催收的团队。

每一次去,我的信心都会变大,毕竟是第一次创业,推进的速度却比预期要快。无论是在印尼,还是回国后,我都会认识新的朋友。在跟新朋友介绍项目时,我的思路会越来越清晰。几乎所有人听到“印飞”在做的事情,都会觉得这个项目很靠谱,极有可能成功,这给了我很大的信心。

一开始来参赛时,由于产品没上线,我怕丢人,就把项目叫金融科技出海,不敢叫印飞。我知道自己不可能晋级。你什么都没有,怎么晋级呢?你把印飞写上去丢脸,还不如写一个金融科技出海,过来看看别人怎么做的,学习一下也不错。

第一天是30进15。我是唯一一个没有产品就进到15强的人,另外14个都是有产品、有业务、有数据,甚至有融资的团队。第二天是15进5,再是5进3,最后是排名。我为什么能够排到最高的名次?我连产品都没有,靠一张嘴就能击败对手吗?我哪有这么厉害呢?

背后我猜想的逻辑是,我这个项目可能真的不错,任何人一听就明白了。互联网借贷这个业务,不是靠客户累起来的,就是有一单赚一单。把中国的现金贷/现金分期放到印尼,就是可以赚钱。

搞定资金,铸造壁垒

我曾有3个同班同学来自印尼。读书时,我们之间很单纯、友好,没有任何目的性。我从来不会想到有一天会到印尼开公司。

其中一位是当地非常大的金融家族,他家就有好几家银行。无论是他自己还是推荐朋友帮我,都没有任何问题。他本人还做了一家电商,可以向我提供客户、创始基金或者数据等方面的帮助。

另外一位同学是当地最大的一家银行的高管,他会在牌照、政府关系、监管条件和银行等方面提供支持。最后一个同学,他自己开了一家物流行业的公司,对整个创投体系、当地用人体系和劳动政策方面,可以给予我帮助。

在印尼开展业务,你也需要申请牌照,但不是每一家都申请。目前很多家都是无牌运营,政府还没有监管到这个层面。

早在去年,中国和海外的玩家就已经在印尼放贷,对标国内外模式,诞生了比如印尼版的分期乐和印尼版的现金贷。你会发现,在监管风险和坏账风险不高的情况下,他们的增长都还不错,回报也很大。

我们相当于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做,会少走很多坑。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相关搜索热词:创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