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聚全球视觉新闻资讯
你所在的位置:汇视网 > 报道 >互联

万科转型城市配套服务商探索“中国式养老”

发布时间:2016-12-25 09:08  来源:汇视网   编辑:苏婉蓉  阅读量:6965   

作为行业标杆,2011年以来,万科明确提出要做“城市配套服务商”,创建事业合伙人制度,连续推进基于创新业务和组织变革的战略转型。

最近几年来,除过相比较成熟的物业管理、物流地产、商业运营等业务,万科也开始布局养老产业、户外教育、家装等新业务。

其中,养老产业被视为一片蓝海。最近几年,各大房企如保利地产、远洋地产、绿城等纷纷试水养老,一些保险机构也投入到了这个大潮傍边。

万科早在2010年左右便开始进入养老产业。如今,在万科内部,像其他许多新业务一样,养老业务的展开也是相似于“跑马机制”的安排,在各个分公司自主进行。

万科高等副总裁谭华杰接纳21世纪经济报道专访时表示,房地产行业包含金融行业许多机构都看到了养老产业的前景,但截至如今还没有成功的形式,万科在养老业务上已有许多实践,但要真正成熟而且盈利,仍需光阴。

万科转型城市配套服务商探索“中国式养老”

万科的养老实践

万科三季报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9月底,公司在北京、上海、广州、杭州、青岛、成都等城市营业运营了12个养老项目和42个日间照估中心。

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万科北京公司、上海公司、杭州公司和总部的战投团队等,都分别花了几年的时间去研究和实践养老产业。

养老产业是万科北京公司最为珍视的新业务之一。万科北京区域本部首席实施官刘肖介绍,2010年万科开始做1.0版本的试探,寻找环境幽美的社区做适老项目;2012年至2014年的2.0版本中,万科在北京、青岛、杭州、成都、三亚等多个地方以“重资产”的形式持有养老项目,并寻找和周边机构联合。

今年8月30日,北京万科宣告与北控集团协作,一起运营旗下的“光熙老年公寓”项目。项目共有两栋楼,一栋是120张床位的养老机构,另外一栋是120张床位的二级康复医院,属于医养联合的养老类型。

刘肖表示,希望这一项目能开辟万科养老3.0时期,通过整合保险公司、医院等资源,力图在养老保险、医养联合等方面有所冲破。

与此前对比,这类形式已经带有“轻资产”性质。

在万科内部,杭州公司是最早开始参与养老业务的,早在2009年,从良渚随园嘉树养老项目起步,杭州公司已有7年的探索。在重资产的持有运营以外,杭州万科相同以轻资产的方法在各地设立养老服务公司。

“养老不只是将来的事业,更是目前的事业”,万科杭州公司总经理李嵬透露,将来三年内,万科杭州公司持续保持做强住宅业务,与此同时,作为“城市配套服务商”战略的深刻实践,养老将和商业、产办等业务一起,成为万科杭州公司现阶段最重要的拓展方向。

万科高等副总裁张海表示,养老生态圈主要体现为三个层级:第一,利用三大产品线闭环树立网络布局生态;第二,利用7年沉淀树立“随园+”协作生态平台;第三,打造将来可延展的服务生态。

中国式养老的痛点和难点

在谭华杰看来,行业内尽管对养老产业有诸多探索,但如今都还难言成功。假如不单单是从盈利,更从处理社会问题的角度来考虑,要做好中国的养老产业,需求抓住真实的“痛点”。

“好比社区级的养老机构,相当于‘托老所’,给老人提供子女上班期间的暂时护理场合;康复机构主如果照料‘围手术期’的老人,这些服务固然很有价值,但其实不是最主要的需求。”谭华杰表示。

他以为,如今世界范围内养老形式的范本,如美国、日本、澳大利亚这几个典范国家,都不能够作为中国式养老能够照搬的参照系。以澳大利亚和日本的养老形式为例,前者主要针对活跃长者,后者则大多面向生活没办法自理的老人。但在全球范围内,几乎都疏忽了70-80岁之间的老年人,关于这一群体而言,最重要的是社交需求,特别是在社会组织缺少的中国。

另外一方面,在中国迅速的城镇化过程当中,养老面对一些中国独有的情形,如农村和小城镇的“空巢老人”、独生子女父母养老问题等。谭华杰以为,处理如今庞大老年群体的孤单处境,让他们进入子女所在的城市,而且融入社会来往,是中国如今养老问题的真正“痛点”。

他以为,中国如今进入60-80岁之间的老人,与子女的生活方法差别庞大,如何让他们顺应城市生活,而且顺应不跟子女住在一个房子里,首先需求观念的转变。但这个“教育”的过程应当交给专业的机构去完成,而不是依附子女。子女不敢碰触这个话题,不然就有厌弃父母的嫌疑。

依照他的假想,将来养老机构最重要的任务,是教会老人开心生活,让暮年生活更充分,体现存在感,同时处理老年人的圈层来往问题。这比纯真的医疗康复也许更重要。从社会资源利用的角度来看,共享式养老对比疏散住家养老,也是一种更集约化的方法。

谭华杰也坦言,实践上述思绪,需求渐进的过程。他筹划用五年的时间,去探索出如今一代老年人的养老处理之道。

事实上,缘由是前期投入大,报答周期长,短时间内几乎难言盈利,是如今一切进入养老产业的机构广泛面对的问题。

张海曾表示,养老作为万科的拓展型业务,在短时间内其实不担当奉献现金流、奉献利润的义务,所以,如今其实不首要考虑盈利问题。

万科养老事业合伙人王永飚透露,位于上海万科城市花圃的“智汇坊”与杭州万科的随园嘉树两个养老项目已完成现金流回正,算是打破了行业盈利难的“魔咒”。但现金流回正,其实不包含物业自己的投入。这两个项目也更多是个案。

万科养老业务的实践,也是几乎一切创新业务面对的问题:形式是什么,和如何盈利。谭华杰告知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过去十几年,几乎一切企业一进入房地产开发行业都是赚钱的,但新业务不是这样,关于分公司来讲,基于本身的资金和利润分配,要在传统业务和新业务之间做出均衡,是很难的。“然而也不需求焦急,这个事情值得去做,万科就会积极探索。”谭华杰说。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相关搜索热词:万科,养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