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聚全球视觉新闻资讯
你所在的位置:汇视网 > 影视 >访谈

倾听民乐中的江南长三角四地音乐家合奏共演《最忆是江南》

发布时间:2019-04-28 06:21  来源:东方网   编辑:笑笑  阅读量:17752   

东方网记者包永婷4月27日报道:今晚,上海民族乐团《锦绣中华·最忆是江南》民族管弦乐音乐会在上海大剧院上演,由青年指挥家姚申申、彭菲执棒上海民族乐团,携手来自长三角三省一市的民乐精英,共同拉开上海民族乐团乐团2019-2020演出季的序幕。本场音乐会由江苏省音乐家协会、浙江省音乐家协会、安徽省音乐家协会、上海音乐家协会、上海民族乐团及上海市文联艺术促进中心共同主办。

呈现江南多元风貌

本场音乐会力图突破固有的“江南印象”,突出江南多元立体的地域特色,由传统名曲《春江花月夜》开篇,将一幅空灵纯美的长卷徐徐铺展于宇宙天地间,引领观众走进传统的江南意境。其后的原创曲目则围绕江南主题,以不同音乐风格分别呈现江浙沪皖四地的文化气质,展现江南丰富的精神内涵。

作曲家韩闻赫创作的笛、箫与乐队作品《湖光》描绘浙江西湖,一面湖水,四时天光,映现江南的“诗意”;作曲家孔志轩创作的双古筝与乐队作品《山色》,将安徽黄山的雄奇化作两台筝上的恢弘交响,一脉山峦,万方气韵,傲立江南的“壮意”;作曲家刘畅创作的琵琶、二胡与乐队作品《园影》呈现蕴含江南人独特生活态度的江苏园林,一方园墙,自在天然,网罗江南的“快意”;由德国作曲家克里斯蒂安·佑斯特为乐团创作的委约作品《上海传奇·外滩故事》选段,展现外国作曲家眼中的上海当代城市精神,一座城市,一江潮涌,澎湃江南的“锐意”;而作曲家王云飞创作的《江南》,则将首次以器乐重奏与乐队的形式呈现,大音和鸣,将江南的万千姿态编织为一首诗、一幅画、一段精神,虽沧海桑田而万古同心,余韵不绝。

有别于以往作曲家根据音乐会宏观主题各自创作后拼贴演出的一般模式,此次《锦绣中华·最忆是江南》音乐会引入了全新的创作模式。在音乐创作初始阶段,便提前引入文学策划概念,上海民族乐团商讨敲定原创曲目的风格和基调后,再由作曲家在此基础上进行发想和创作。而通过依次呈现传统经典、新人新作以及外国作曲家的原创民乐作品,暗合海派民乐“传统、当代、国际”的发展路径。

长三角四地音乐家互动

长三角四地音乐家的精彩互动,无疑成为《锦绣中华·最忆是江南》音乐会的一大亮点。音乐会特别邀请来自浙江的竹笛演奏家赵琦、来自安徽的古筝演奏家张羽,以及来自江苏的二胡演奏家顾怀燕,与上海民族乐团的中青年演奏精英周韬、方瑜、陈昀颖、李胜男联袂献演。

事实上,这种融合各地优秀音乐资源的合作演出模式,对上海民族乐团而言并不陌生。自2017年起,“锦绣中华”成为“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的常设品牌,由上海市文联牵头,充分调动各地优秀传统音乐艺术资源,全面展示中华大地异彩纷呈的多元文化。2018年5月,上海民族乐团举办《锦绣中华·西北风情》民族管弦乐音乐会,来自西北五省的艺术家与乐团演奏家同台演出,碰撞出令人耳目一新的音乐感受。今年的《最忆是江南》音乐会,聚焦长三角三省一市,实现民族音乐的区域联动和资源共享。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相关搜索热词:音乐